 
                | 配套教材: | 会计基础(fj) | 年 份: | 2019 | 
| 出版社: | 会计基础 | 总课时: | 145/个 | 
| 作 者: |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| ||
| 类 型: | |||
| 价格: | 100元 | 
本书以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案例为主线进行阐述,适用学生课外学习和个性化的需要。
| 课时 | 课时名称 | 
| 1 | 第一章 概述 | 
| 2 | 第一节 会计的概述 | 
| 3 | 一、 什么是会计 | 
| 4 | 二、 会计的基本职能 | 
| 5 | 三、 会计的特点 | 
| 6 | 第二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| 
| 7 | 一、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| 
| 8 | 二、 财政部的管理职责 | 
| 9 | 第三节 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 | 
| 10 | 一、 企业的经济活动 | 
| 11 | 二、 企业的经济业务 | 
| 12 | 三、 会计对象 | 
| 13 | 第四节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| 
| 14 | 一、 会计机构 | 
| 15 | 二、 会计人员 | 
| 16 | 第五节 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| 
| 17 | 一、 会计法律 | 
| 18 | 二、 会计法规 | 
| 19 | 三、 会计规章 | 
| 20 | 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| 
| 21 | 第一节 会计要素 | 
| 22 | 一、 资产 | 
| 23 | 二、 负债 | 
| 24 | 三、 所有者权益 | 
| 25 | 四、 收入 | 
| 26 | 五、 费用 | 
| 27 | 六、 利润 | 
| 28 | 第二节 会计核算方法 | 
| 29 | 一、 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 | 
| 30 | 二、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| 
| 31 | 第三节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会计平衡公式 | 
| 32 | 一、 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 | 
| 33 | 二、 会计平衡公式 | 
| 34 | 第三章 账户和复试记账 | 
| 35 |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| 
| 36 | 一、 会计科目 | 
| 37 | 二、 账户 | 
| 38 | 第二节 复试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| 
| 39 | 一、 复式记账 | 
| 40 | 二、 借贷记账法 | 
| 41 |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| 
| 42 | 一、 平行登记要点 | 
| 43 | 二、 平行登记举例 | 
| 44 | 第四章 会计凭证 | 
| 45 |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| 
| 46 | 一、 会计凭证的概念 | 
| 47 | 二、 会计凭证的种类 | 
| 48 | 第二节 原始凭证 | 
| 49 | 一、 原始凭证的概念 | 
| 50 | 二、 原始凭证的种类 | 
| 51 | 三、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| 
| 52 | 四、 原始凭证的填制 | 
| 53 | 五、 原始凭证的审核 | 
| 54 | 第三节 记账凭证 | 
| 55 | 一、 记账凭证的概念 | 
| 56 | 二、 记账凭证的种类 | 
| 57 | 三、 记账凭证的内容 | 
| 58 | 四、 记账凭证的填制 | 
| 59 | 五、 记账凭证的审核 | 
| 60 |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、装订和保管 | 
| 61 | 一、 会计凭证的传递 | 
| 62 | 二、 会计凭证的装订 | 
| 63 | 三、 会计凭证的保管 | 
| 64 | 第五章 会计账簿 | 
| 65 | 第一节 账簿的概述 | 
| 66 | 一、 账簿的概念 | 
| 67 | 二、 账簿的种类 | 
| 68 | 第二节 账簿使用规则 | 
| 69 | 一、 账簿启用规则 | 
| 70 | 二、 账簿登记规则 | 
| 71 | 第三节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| 
| 72 | 一、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| 
| 73 | 二、 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| 
| 74 | 三、 备查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| 
| 75 | 第四节 错账更正方法 | 
| 76 | 一、 查找错账方法 | 
| 77 | 二、 错账更正方法 | 
| 78 | 第五节 对账和结账 | 
| 79 | 一、 对账 | 
| 80 | 二、 结账 | 
| 81 |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| 
| 82 | 第一节 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| 
| 83 | 一、 设置的主要账户 | 
| 84 | 二、 投入资本业务和借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| 
| 85 |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| 
| 86 | 一、 设置的主要账户2 | 
| 87 | 二、 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| 
| 88 | 三、 供应过程的核算程序 | 
| 89 |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| 
| 90 | 一、 设置的主要账户3 | 
| 91 | 二、 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| 
| 92 | 三、 生产过程的核算程序 | 
| 93 |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| 
| 94 | 一、 设置的主要账户4 | 
| 95 | 二、 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| 
| 96 |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| 
| 97 | 一、 设置的主要账户5 | 
| 98 | 二、 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 | 
| 99 | 三、 销售过程和利润核算程序 | 
| 100 | 第六节 成本计算 | 
| 101 | 一、 成本计算的概念 | 
| 102 | 二、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| 
| 103 | 三、 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| 
| 104 | 四、 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 | 
| 105 | 五、 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| 
| 106 | 第七章 财产清查 | 
| 107 |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| 
| 108 | 一、 财产清查的概念 | 
| 109 | 二、 财务清查的种类 | 
| 110 | 三、 财务清查的范围 | 
| 111 |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| 
| 112 | 一、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| 
| 113 | 二、 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| 
| 114 | 三、 财产清查的方法 | 
| 115 |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| 
| 116 | 一、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 | 
| 117 | 二、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| 
| 118 | 第八章 会计核算程序 | 
| 119 | 第一节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选择 | 
| 120 | 一、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 | 
| 121 | 二、 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 | 
| 122 |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| 
| 123 | 一、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 | 
| 124 | 二、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凭证 | 
| 125 | 三、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应用 | 
| 126 | 四、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优缺点 | 
| 127 |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特点 | 
| 128 | 一、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特点 | 
| 129 | 二、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 | 
| 130 | 三、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应用 | 
| 131 | 四、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优缺点 | 
| 132 |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| 
| 133 |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| 
| 134 | 一、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| 
| 135 | 二、 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 | 
| 136 | 三、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| 
| 137 | 第二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| 
| 138 | 一、 资产负债表 | 
| 139 | 二、 利润表 | 
| 140 |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审批 | 
| 141 | 一、 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 | 
| 142 | 二、 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批 | 
| 143 | 第四节 会计档案管理 | 
| 144 | 一、 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| 
| 145 | 二、 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 | 
